- 乡村喇叭“大能量 ”传递疫情防控“最强音”-渭南文明网

200一晚同城约茶_500元四个小时快餐不限次数,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全国900+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

乡村喇叭“大能量 ”传递疫情防控“最强音”

来源:渭南文明网  时间:2022-08-29

  “无事不外出、外出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要扫码、返回人员请及时报备、不聚集、不扎堆、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8月25日,渭南经开区辛市街道油陈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利民像往常一样,手持小喇叭穿梭于各条村道,喇叭里宣传的疫情防控知识和要求回荡在村道里。这是连日来,渭南经开区从严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提高广大群众防疫意识,在全区开展大喇叭+小喇叭空中传音助力防疫,筑牢全民防疫“防火墙”。

 

  近期以来,疫情形势复杂,经开区由于区位特殊,城乡人口流动量较大,承载的防疫责任和压力十分巨大,为确保疫情防控宣传全覆盖、无死角,让广大群众能及时了解最新疫情信息,使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声声入耳、声声入心,督促村民做好自我防疫措施,掌握疫情动态,主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经开区积极发挥大喇叭+小喇叭宣传方式,通过最接地气的语气、最通民心的理解方式,把疫情防控知识响”在百姓耳边、“通”到群众心里,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清晰地听到,收到群众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辆电动车、一个小喇叭、一件志愿者红马甲,由党员、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天定时分散在全区4个街道办的37个村,他们走街串巷用小喇叭宣传防疫知识,走访摸排村民家庭基本情况,叮嘱村民做好防护知识,询问村民生活需求。为了丰富宣传内容,确保人人听得到、听得懂,他们以自编与疫情防控有关的顺口溜方式宣传进行播报宣传,语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受到广大村民欢迎,真正让防控政策、防护知识“响”在百姓耳边、“通”到群众心里。

 

  大喇叭定点定时播报,小喇叭穿梭大街小巷。经开区以“全覆盖、零死角”的宣传格局形成了一个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强大宣传大网?!懊刻烨逶缇湍芴謇锏墓悴ハ炝?,大喇叭、小喇叭、流动宣传车宣传的都是疫情防控的内容,目前疫情啥情况、啥政策坐在家里都能听的一清二楚,让人十分踏实。咱村民们也都积极配合村上的宣传,做好防疫要求,不给村上添乱、不给社会添乱?!庇统麓宕迕窭疃嫠呒钦摺?/p>

  为建立防疫空中阵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疫情防控信息,经开区发挥喇叭覆盖面广、自主性强、传播速度快、便捷的优势,每天利用村大喇叭与流动小喇叭分时段,高频次播放疫情防控政策与要求,及时播报和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个人防护知识等内容,让疫情防控宣传“声入人心” 。目前,小喇叭已发挥出宣传抗疫的巨大作用,它已成为最贴近村民、直通基层乡村疫情防控重要宣传渠道之一。 

  “小小喇叭虽原始,但却能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发挥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能及时快速地把防疫信息传递到村头巷尾,之前村里人都靠手机信息了解外界疫情,各种传言和不实信息很多。从咱们实施小喇叭播报以后,村民们每天不仅能学到许多防疫知识,还能时刻了解到疫情防控最真实的信息,这不仅增强了村民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还消除了村民的恐慌心理,做到了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形成了村民们自发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群防群控良性局面?!绷炒宓匙橹榧乔俏靼菜?。

  小喇叭打通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让防疫宣传做到“零距离”,真正实现了“小喇叭”发挥出疫情防控宣传“大作用”, 为经开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实的有声屏障。(渭南日报 记者 梁元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