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群:250917589|
- 电话:0913-2126295|
- Email:1185550055@qq.com
-
2023年,两宜镇整体推进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多载体,全方位,深层次,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群众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升。
一、选树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宜镇党委组织实施“典型宣传工程”,以坚持培养“五好”新人为目标,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五德”教育,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两优一先”评选活动,在两宜镇安置小区召开“庆三·八广场舞展演暨‘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表彰活动”和“2023年度‘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暨庆祝建党102周年文艺汇演”,对辖区内评选出的14个好媳妇,10个好婆婆,2户文明家庭,140户十星级文明户,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4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隆重表彰,让典型模范成为一张人人都想拥有的名片,在群众中形成你做道德先锋,我当文明卫士的良好风气。
二、文化惠民,群众精神生活丰富
针对现阶段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今年来,镇党委自上而下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现有文化场所和设施为阵地,以各村文艺骨干为核心,在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等节日广泛开展乡村文艺活动,开展“世界读书日”暨《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读书分享,开展“戏曲表演进乡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和“锣鼓阵阵迎新春 福兔贺岁添年味”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及一系列“五义”献爱心活动,以歌颂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主题,宣传党的好政策和乡村振兴以来取得的成绩,既注重思想教育性、群众参与性、艺术欣赏性,又有地方特色、乡村特色和群众特色,各种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三、完善阵地,文明实践基地健全
随着农村文体事业的蓬勃发展,相继而来的是文体活动场所不足、公共设施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镇党委为增强农民文化素养,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大力推动农村书屋和电影下乡活动,举办书画家协会文化宣传下乡活动,文化戏曲进万家走进两宜镇移民搬迁安置点文化暖民心活动,改变群众的文化生活习惯,从只习惯看电视,玩棋牌到读书看报、跳舞健身等,完善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修订村规民约、乡风文明一条街,打造文化广场,今年打造两健村、王彦庄村两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实现了单一文化生活到高层次,多元化的转变,极大地便利了群众需求,为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强化宣传,志愿服务氛围浓厚
只有宣传才有影响力,在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方面,镇党委结合辖区实际,以及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主要采取了广播到户的宣传方式,广播、志愿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员”,广播员在广播时,充分考虑农村特点,将内容做到接地气,让群众听得懂,广播成为了党和政府最亲切的“乡音”,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爱心守护夕阳红”志愿服务活动,开展“6·1”禁毒法颁布15周年纪念宣传,殡葬改革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文明实践宣讲等各类理论宣讲,将方针政策送到群众身边,保证了群众在家里都能“知村事、晓国情”。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两宜镇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合力,让精神文明建设这件事成为大家的事,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事业中去。(大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通讯员 康旭文 刘佳妮)
上一篇: 大荔县: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