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群:250917589|
- 电话:0913-2126070|
- Email:1185550055@qq.com
-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流曲镇大岗村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努力推进“五大振兴”,活用“两山”的理念,深入挖掘大岗村的历史、人文、产业、生态等资源优势,与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相融合,极大丰富了“和美大岗”的文化内涵,有力提升了“和美大岗”建设水平。
文化墙
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增设村史文化墙。对深入挖掘整理形成的村庄历史、传说典故、人物故事等文史资料在村内休闲广场分为三个板块进行展示,进一步让群众了解大岗、热爱大岗;打造农耕微景观。充分利用边角闲地,以“两园带家园”工程为抓手,在路边建花园,角落庭院空地建菜园,辅以农耕元素,带动家园净化、绿化、美化、景观化。彻底改变了“六乱”现象,增强了观赏性,发挥了教育功能,提升了村容村貌;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大岗文艺气息浓厚,传统特色秧歌“走马”、秦腔自乐班远近闻名,为解决秧歌和众多秦腔爱好者排演场地的问题,通过整理废旧庄基地,新建成了一个集民俗知识、群众秦腔小舞台、儿童娱乐设施为一体的广场,丰富了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品位。
民俗广场
活化特有资源,塑造文明乡风。借用“槐荫大道”,比喻人生道路,彰显做人品质。槐荫大道两侧矗立着两排300余棵国槐,高大繁茂、形成树洞隧道蔽日遮阴,引来无数摄影爱好者在此留念,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与村民朝夕相伴的自然景观;通过知青小院,留住时代记忆,传承知青精神。知青小院遗迹,是1969年至1973年西安市、铜川市、兴平市等地的知识青年在大岗村下乡插队时的住所,共有10面窑洞,仅存部分正在修复中,其文化意义在于穿越时代,去感受激情岁月里知青下乡生活的点滴,学习他们对党忠诚、奉献青春、艰苦奋斗的精神,促进文明乡风建设;通过道路命名,融入特有文化,日用而深知。按照尊重历史与现实,照顾群众习惯,便于群众生活的原则,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大岗村93条主干道和巷道进行了命名,如:根据生活习惯命名、根据历史遗迹方位命名等,目的是要将路作为载体,寓教于无形中成风。
传承非遗文化,打造特色产业。依托自有非遗人才,壮大琼锅糖产业。大岗村作为流曲镇琼锅糖产业的一员,一直有制作琼锅糖的传统,以“寻匠记”琼锅糖最为有名,2021年企业负责人李必超被认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琼锅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引得村上产业加工户都来讨教学习,带动形成在营塘坊六家,琼锅糖作坊两家,连续两年村集体经济投入琼锅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200余万元,扶持加工户进行升级改造、建立电商平台,有效解决就业30余人,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6万余元;依托柿子产业带,增强柿子产业能力。乘着富平柿子产业发展的东风,大岗村紧抓处于曹村柿子产业带上的优势,虚心请教当地群众学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柿饼制作技艺,发展柿子种植面积500余亩,通过延伸产业链,改变经营方式,新增柿饼加工作坊2家,新引进电商企业1家,集体经济投入柿饼加工项目资金累计50余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柿子产业的经营能力,增强了发展潜力。
下一步,大岗村将继续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将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有力结合起来,为村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群众住得舒适、住得开心。